2014年5月13日 星期二

曲家瑞:3個禮物「好奇、勇敢、熱情 」



有人叫她「麻辣女教師」,也有人稱她「大膽」、「前衛」,曲家瑞自己不見得歡迎這些形容詞,然而這些年來,她領著學生不斷用衝撞展現創意,確實每次都令人目瞪口呆,結果又讓人驚豔。

她讓裸體模特兒站上大學課堂、帶學生環島訪問100多個檳榔西施;師生集體創作全台灣第一本性教育筆記書,最後得到「台灣優良衛教宣導版品手冊類第一名」……,再瘋狂的點子到她手上都能有個“happy ending”,她的書《拜託,不要每個人都一樣》,更大聲講出無數青春臉龐的心聲。



想要解構曲家瑞腦袋的運作,找出她創造的根源,卻驚訝地發現:那竟是一段在父母過度保護下,漫長、壓抑又扭曲的成長過程。
談起走過的路,曲家瑞直率又幽默,不時蹦出讓記者傻眼的答案。她不像教授、不像藝術家、不像43歲的「熟女」,她就是她自己。

Q:一定很多人都叫妳「最有創意的老師」?
我沒有,我最沒有。

Q:妳自己不覺得?

我32歲去教書,可是教書以前,我幾乎都不太能講話,因為我爸都說:「妳沒什麼想法,沒什麼大腦,最好不要把嘴巴張開。」所以出去我都是閉著嘴巴,看別人說什麼、做什麼。
直到去學校教書,那也是不得已,因為爸媽覺得我無所事事,在家沒事幹,應該說是為了讓爸媽比較放心,去面試實踐的教職。後來慢慢有雜誌來訪問,我覺得是記者聽到了什麼,他覺得是什麼,把它寫下來就變成了什麼(笑)。

Q:很多人都看過《拜託,不要每個人都一樣》,為什麼妳這麼主張?
應該因為自卑過度吧(笑)。

從小沒人注意嘛。上面一個姊姊,下面又有弟弟妹妹,我夾在中間,就是最不對勁、最有問題那一個。
家人拍大合照,我姊姊站我爸爸旁邊,我媽媽抱我弟弟,我到底要站哪裡?沒有人理我,攝影機在中間,那我就跑到中間蹲下來。

Q:什麼時候開始改變?

我在台灣功課很差,爸媽不得不送我到國外念書。英文不好又常被同學笑,唯一可以讓自己開心的就是畫畫。一畫,在紐約州得了第一名,還去接受頒獎,校長當著全校的面用麥克風說:「我們學校出了一個很優秀的天才喔!」我才知道:哇!一件小小的事情做得好,竟然有這麼多人為我高興。

慢慢有了自信,發覺原來畫畫的時候,我什麼都不怕。我從不擔心「下一張要畫什麼」,畫完這張,下一張的靈感自然就來了。

1990年研究所念完,我在紐約有7年沒有做事,每天就是吃飯、睡覺跟畫畫。很多人說我是不是浪費了7年?可是我覺得那什麼事也不做的7年,對我來說最重要。讓我反省很多,也儲備能量給之後的人生。

我要做自己

Q:回來教書後,你帶著學生做出各種大膽嘗試,背後的源頭是什麼?

大概就是我不要再像小時候一樣。我做任何事情,穿衣服、彈鋼琴、說話到頭髮長短,爸媽都會跟別人比較。我不要再活在別人的陰影之下,我要做我自己。

所以30歲以後,我才開始畫自己。很迫切、很飢渴,希望面對自己。我去買了大鏡子、畫紙,看著鏡子畫自己。一邊畫一邊想:這個人到底有什麼不好?

Q:那些有趣的點子又從哪裡來?

可能是學生給我力量吧,如果我不是老師,人家不會覺得我特別。

像很多年前環島去找檳榔西施,也是因為聽到學生講要去環島,很羨慕,就問可不可以帶曲老師去。但學生爸媽不讓他們去,我爸媽也不讓我去。為了要去,還說了一個謊,說有出版社要找我們出書,書名叫「我愛檳榔西施」。

「誰要去訪問檳榔西施啊,自己在墾丁玩就好了,」本來是這樣想。可是一個學生說:「不行啊,曲老師,妳既然講了,還是要去採訪一下。」我們才沿著省道慢慢從高雄繞回台北,後來就欲罷不能。

我很感謝教書的環境,讓我有機會被學生帶著去體驗、感動,了解很多以前隔著距離不懂的東西。

偷偷試試看

Q:生活方式是不是也有關?像妳收集二手娃娃、跑步,也是用很creative的方式過生活?

我告訴妳我為什麼跑步(大笑),很久很久以前我認識一個男朋友,因為全班女生都很喜歡他,我就說我也要去追追看。他是慢跑大師,我就特地去買了一套衣服,不會跑還騙他很會跑。

追到之後交往3年,當然我再也沒有跑過。直到教書太累,身體不好,想說怎樣可以讓自己健康?第一先把香菸戒掉,第二就來試試跑步好了。
其實我還滿死板的,我都去同樣的店吃東西、同樣的地方跑步,走一樣的路。

Q:很死板?這跟一般對創意人的想像很不同?

但我很喜歡跟周遭的人聊天,不論我去哪裡。
我會在坐計程車時拍照,跟司機聊天,既然有另外一個人跟我在這個小小的空間中,為什麼不花些時間跟他們溝通、了解他們?可以發現人生好多特別的故事,有些是被家暴的婦人,有的是家裡破產的中年失業男子。

生活裡面,我完全不空虛,也不孤單,因為我很好奇。

Q:大家都說妳顛覆教授的形象,碰到有人拿刻板印象對妳說「這個不可以,那個不可以」,妳會受影響嗎?

不會,因為他講的話,我爸爸都講1,000遍了(笑)。

其實我最在意就是我爸媽的想法,到現在還是一樣。他們限制我最多,可是也因為這樣,讓我常常會想「偷偷試試看,會怎麼樣?」這是種動力,讓我在教書上衝撞。
不必取悅別人

Q:如果有人跟妳過去一樣,因為想做自己或是創意不受肯定而覺得挫折,妳會怎麼對他說?

我現在43歲,大家才認同。年輕人不需要擔心或急,我20幾歲時,也沒人理會我講的話。這要花時間的。

做任何事不要去please(取悅)任何人,有一天,那個「你」會自然形成。

我在國外念大一時,剛好分配到全校最有名的素描老師,好高興好得意。

可是他常常拿其他人的作品講,從沒拿過我的,我很火大,大二、大三都再選他的課,一度還跟學長姊說我最討厭這個老師,他很奇怪、完全沒有品味。
後來我換校念研究所,有天突然教授叫全班來看我的畫,他說這一看就知道是那個老師教的。我想說,怎麼可能?他根本沒有理過我。教授卻說這得到他的真傳,一看就是出自他的筆法。

我才知道有些事情是急不了的,我一直希望獲得重視跟肯定,但最刻意時反而得不到。有一天離開,我不知道我已經形成了、完整了,到另外一個地方竟然被別人看到。這肯定終於來了,雖然它來的晚。

如果你持續還在這條路上,不用急,它會繞過來的。

Q:最後,談談妳覺得一個創意人應該具備的條件?

我們每一年都做這本書(拿出《實現瞬間:2008實踐大學時尚與媒體設計研究所》)在世貿新一代設計展時,很多小朋友會要我簽書。

今年我寫的是「好奇、勇氣跟熱情」。為什麼?我說這對做人最重要,而且不只是創意人,對任何人都很重要。

一定要對事事好奇,把眼睛張開,要聞、要聽、要看、要摸,有觸覺。

勇氣,是因為我覺得很多人很膽怯,事情想了卻不去做,我跟他們的差別在於:我不但想,我還去做。

我們一天有100萬個念頭在潛意識中閃過去,有時你可以好玩一點、大膽一點,把那個念頭捉下來去做。很多時候因為想太多,覺得這太不值得,就不要做了,可是我不會,沒關係,就做嘛。

最後一個是熱情,如果你沒有熱情,就什麼都不要想了。

◎曲家瑞:
美國紐約古柏聯盟藝術學院藝術系學士、哥倫比亞大學藝術所碩士。其二手娃娃創作裝置作品,曾在法國Creteil「EXIT藝術節」和「VIA藝術節」、韓國釜山雙年展海洋藝術季、上海當代藝術館等地展出,亦是台灣創意市集的重要推手之一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